多级泵安装注意事项
一、安装前准备工作
1.场地与环境要求
靠近水源:多级泵安装应尽可能靠近水源,以减少吸入扬程,缩短吸水管的长度。
干燥清洁的环境:泵房应该选择在干燥清洁的地方,以便保养检查。
预留空间:配置多太泵时,应预留足够的拆卸检查空间。
2.设备检查与清点
核对泵体、电机、地脚螺栓等部件是否齐全,检查外观是否有运输损伤。
确认介质兼容性(材质耐腐蚀性、耐温性)。
必备工具:扳手、扳钳、扳手、套筒、电动螺丝刀、摇臂钻、接地线、绝缘手套等工具。
耗材:灌浆料、铁质垫铁、带钩夹具、底阀、止回阀等耗材。
3.工具与耗材准备
二、基础安装与固定
基础施工规范
基础承载力:基础应具备足够强度,电机直联型机组基础自重需≥机组总重量的3倍,发动机直联型则需≥5倍。
地基处理:软弱地基需采用木桩或混凝土桩加固,确保地基稳定性。
基础埋深:在冬季结冰地区,多级泵安装基础埋置深度需超过当地冻土深度,防止冻胀影响承载力。
水平校准与固定
使用水平仪调整泵组水平度(≤0.1mm/m),底座与基础间隙≤0.05mm。
分阶段拧紧地脚螺栓(按对角线顺序,扭矩逐级增加至额定值)。
三、泵体与管路连接
联轴器对中调整
激光对中仪校准,径向偏差≤0.05mm,轴向偏差≤0.1mm。
对中后手动盘车应灵活无卡阻,空载振动值≤4.5mm/s(API 610标准)。
管路安装要求
进出口管路独立支撑,避免外力传递至泵体(法兰受力≤0.1N·m)。
管路直径≥泵口直径,弯头曲率半径≥5倍管径,减少湍流损失。
安装过滤器(目数≥40目)和减震软接头(压力等级≥1.6MPa)。
密封与排气处理
机械密封安装前清洁轴套,涂抹专用润滑脂,压缩量误差≤±0.5mm。
高位泵需在进口管路设置排气阀,启动前排空泵腔气体。
四、电气与控制系统
电机接线与保护
电缆截面积按电流1.2倍余量选择,接地电阻≤4Ω。
配置过载、缺相、短路保护装置(如热继电器、断路器等)。
变频器与仪表安装
变频器散热空间≥30cm,信号线屏蔽层单端接地。
压力表、流量计安装位置距泵口≥5倍管径,避免振动干扰。
五、多级泵调试与试运行
空载试车
点动检查转向(与泵体箭头一致),空载运行30分钟,轴承温度≤75℃。
测量振动值(≤4.5mm/s)、噪声(≤85dB)。
负载运行测试
逐步增加负荷至额定工况,监测电流、压力、流量是否匹配性能曲线。
密封泄漏量≤5滴/分钟,机械密封温度≤80℃。
性能验收标准
效率偏差≤±5%,扬程/流量波动≤±3%。
连续运行24小时无异常,各紧固件无松动。
六、安全防护与维护提示
安全防护措施
旋转部件加装防护罩,高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。
介质为危险化学品时,配置泄漏报警和应急冲洗装置。
日常维护要点
多级泵安装首次运行500小时后更换润滑油,后续每3000小时或半年更换。
每月检查联轴器对中度,每季度校验仪表精度。
故障预防
避免干转(安装干转保护传感器),长停泵需排空介质并定期盘车。
七、特殊工况应对策略
高温介质(>80℃)
泵体与管路增设保温层,配置水冷夹套或散热风扇。
含固介质(颗粒≤5%)
选用耐磨材质叶轮(如高铬铸铁),入口加装旋流分离器。
高海拔地区
多级泵安装后电机功率按海拔每升高1000m降容5%,轴承润滑脂改用低温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