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级给水泵机械密封维护技术规范
一、机械密封失效诊断标准
1. 泄漏特征分析
(1)初期渗漏表现
初期渗漏表现为泵体周围微量液体积聚,泄漏量小于5 mL/h。此时密封面可能因微小振动或安装误差导致局部密封不严。例如,多级给水泵启停过程中,瞬时压力变化可能使密封面短暂间隙,导致液体渗出。
(2)中期泄漏特征
中期泄漏时,泄漏量增至5 - 15 mL/h。密封面可能磨损或轻微损坏,泄漏液体沿轴向扩散,形成湿润痕迹。若密封腔内压力波动频繁,会加速密封件磨损,导致泄漏量增加。
(3)危急泄漏征兆
危急泄漏表现为大量液体泄漏,泄漏量超过15 mL/h。密封件可能严重损坏,如密封环破裂、密封面严重磨损。泄漏液体可能形成连续液流,甚至喷射而出,严重威胁设备安全。
2. 运行参数监控
(1)振动频谱演变规律
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振动频谱,可发现机械密封失效前的特征变化。正常运行时,振动频谱集中在低频段(10 - 50 Hz),振幅较小。初期渗漏时,中频段(50 - 100 Hz)谐波成分逐渐出现,振幅增加。随着泄漏加重,高频段(100 - 200 Hz)振动成分显著增强,表明密封件磨损加剧。
(2)温度场异常特征
利用红外热像仪监测温度场分布,可识别机械密封异常。正常运行时,泵体温度分布均匀,温差小于5℃。密封故障时,密封区域温度明显升高,温差可能超10℃,因密封面摩擦或泄漏液体汽化吸热致局部温度变化。
二、状态检测技术体系
1. 先进检测方法
(1)激光共焦显微镜应用
激光共焦显微镜可检测机械密封面的微观形态,通过激光扫描获表面粗糙度、磨损痕迹等信息。例如,密封面粗糙度超0.8 μm时,表明密封面磨损,需进一步检查或更换密封件。
(2)声发射技术实施
声发射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,通过监测应力波信号检测机械密封的微小裂纹或磨损。在多级给水泵运行时,密封损坏会产生瞬时应力波。在泵体表面安装声发射传感器,可实时监测这些信号。当信号强度超30 dB时,密封件可能损坏,需及时处理。
2. 解体检查规范
(1)拆解顺序要求
对多级给水泵解体检查时,需遵循以下顺序:
断电,确保设备停止运行。
关闭进出口阀门,排空液体。
拆卸泵体螺栓,分开泵体。
依次拆卸叶轮、轴套、密封盖等部件,记录安装位置和状态。
取出机械密封组件,检查密封环、密封座等关键部件。
(2)关键尺寸测量
解体检查时,需测量以下关键尺寸:
密封环的内径和外径,确保与轴的配合间隙在设计范围(0.05 - 0.15 mm)。
密封面宽度和平整度,密封面应无明显划痕,宽度均匀。
轴的径向圆跳动和轴向窜动,径向圆跳动应小于0.05 mm,轴向窜动应小于0.1 mm。
三、更换作业标准流程
1. 装配工艺控制
(1)同轴度调节方法
装配机械密封时,确保泵轴与密封轴同轴度至关重要。使用激光对中仪精确对中,调节范围0.05 - 0.1 mm。步骤如下:
固定泵轴和密封轴于对中支架。
启动激光对中仪,测同轴度偏差。
按结果调密封轴位置,至同轴度达标。
锁紧密封轴螺栓,防装配过程同轴度变化。
(2)弹簧预紧标准
机械密封弹簧预紧力应符合制造商标准,通常100 - 300 N。过小预紧力致密封面难贴合,过大则加速磨损。装配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预紧力,确保达标。
2. 试运行验收
(1)阶段式负载测试
更换机械密封后,需进行阶段式负载测试,确保密封性能和设备稳定性。步骤如下:
空载运行:启动泵,无负载运行15 - 30分钟,检查密封泄漏、泵体振动和温度。
低负载测试:逐步增加流量和扬程至设计负载30% - 50%,运行1 - 2小时,观察密封泄漏和状态。
高负载测试:将负载增至设计值80% - 100%,运行2 - 3小时,确保密封在高负载下性能良好。
(2)验收参数要求
试运行时,监测以下参数确保多级给水泵正常运行:
泄漏量:机械密封泄漏量应小于5 mL/h,超此值表明密封故障。
振动值:泵体振动速度应小于4.5 mm/s(依ISO 10816-3标准),过大振动影响密封寿命性能。
温度:密封腔和轴承温度应低于80℃,高温致密封件老化损坏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泵知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